九子公园得名于九种弄堂的游戏,包括扯铃子、跳筋子、滚轮子、打弹子、掼结子、跳房子、套圈子、抽坨子、顶核子等。它位于成都北路1018号,临近黄浦区苏州河南岸,周边为城市创意功能和密集居住功能,内部设施较为陈旧。在苏州河滨河公共空间提升中,九子公园作为黄浦区和静安区的交界点,又是城市密集区难得的完整公共空间,成为了苏州河线性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改造设计中,首先从城市设计的尺度入手,九子公园与周边功能关系紧密,北侧滨河空间腹地较大,具有空间延展可能,因此以“城市公园开放化”为总体策略,打开公园围墙,与滨河公共空间融为一体,同城市以绿化地形形成弱空间限定,提升公园的可达性,让公园生活成为市民的日常性活动。
九子公园北侧的滨河空间通过二级防汛墙的设置形成了一段亲水平台,二级防汛墙打开防汛闸门,使得公园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展顺沿至河边,丰富了游园体验,也将公园与苏州河更紧密的链接在一起。
公园的铺装与滨河公共空间的铺砖相同,采用多彩的琉璃水磨石预制块,不同颜色暗示不同功能——橙色代表主要动线,绿色代表绿化空间,蓝色代表亲水空间,灰色为各种颜色之间的过渡色彩——共同形成如同“马赛克”的抽象拼贴画,也是对于河岸的精致性的呼应。公园主要动线的橙色跨越城市道路,与滨河的橙色铺装相接,也是对于公园开放性的强化。
九子公园色彩较为丰富具有叙事性,包括公园驿站、亭厕和折墙浮台等建构筑物形成以清水混凝土构成的统一乐章。公园驿站又名纸鸢屋,以倾斜折叠清水混凝土折板获得结构刚度,复合了公园驿站与管理办公的功能,巨大的挑檐在城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强化了公园的节点形象。
公厕在改造中,则在保留了原有功能面积的基础上,以正交的折叠方式,形成了融灰空间、院落空间、通廊空间于一体的亭子一般空间效果,器械租借管理与厕所则成为用阳极氧化铝包裹的“小盒子”,穿插于折板间。沿城市道路,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雨棚休息空间,游客在经过时可临时就坐休憩,不必进入公园也可享受公园氛围,是公园空间向城市空间的另一种外化。
折墙浮台与后方的竹林掩映着泵房基础设施,被想象成一个集矮墙,座椅,桌子于一体的“超级清水混凝土家具”,人们可攀爬,可穿越,可坐卧,可聚会,多义的空间启发着人们使用方式的想象力。